中风--冬季和上午更危险。
观察2002年统计局发布的资料可以了解中风恶化的主要时期。从季节看,从刮起冷风的10月起,中风发病率开始增加,直到次年3月发病率一直都很高。从时间段看,可以发现发病率在9∶00~12∶00最高。
亚洲医大神经外科申荣山教授指出原因就在于压力。
"我们在洗手间排便时,过夫妻生活时,责骂某人时,就是压力持续增加的时候,这时候大脑血管就容易破裂。换季时压力也有所变化,因此换季时大脑血管更容易破裂。"
正确了解中风
我们为什么害怕中风?就是因为大脑细胞一旦死亡就不会再生,也就是意味着大脑死亡。
人们经常认为很了解中风,但是实际情况呢?大韩神经科学会为了知道人们对中风的了解程度,以1000名首尔市民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1/3的调查对象甚至不知道中风的正确原因。因为在周围容易发现患者,所以人们认为自己很了解中风,但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了解中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有关中风的正确理解和预防方法,而是"中风怎样发病,中风有前兆症状吗"。概括起来,具有代表性的初期症状大体有以下7种。
中风的初期症状
感觉障碍:左右两侧的腿和胳膊,有一侧皮肤的知觉降低,用针
扎也感觉不到疼,感觉很迟钝。
半身麻痹:一侧的腿和胳膊失去力气。严重时脸部也出现一侧麻
痹,甚至导致嘴部歪斜。
失语症:有两种种类。可以听懂,但是无法顺畅发音的情况;发
音流畅,但是听不懂话的情况。
视力障碍:两侧的眼睛中有一个眼睛的视野变暗,看不见物体,
有时也会出现双影。
头痛:就像用棒子打一样,出现极度的头痛。
晕厥:静静待着也感觉物体在旋转,感觉眩晕,很难把握身体的
平衡。
意识昏迷:发困,有蒙眬的意识,严重时进入昏迷状态。
中风好像是突然发生的疾病,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提前发现以上某些症状。例如2004年4月发生的日本小渊惠三总理的事例。电视直播生动地显示了他在回答有关富士山火山爆发的对策时犹豫了几秒钟的画面。可以看出他想说话,但是舌头却不转动。1天后这位总理就因血管堵塞的中风进入昏迷状态,1个月后就去世了。
这种前兆症状叫做一次性大脑出血症。患者会暂时出现大脑血管堵塞,血液重新流通后会恢复。发生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很小的血块导致大脑血管堵塞后又重新恢复所致。通常血栓是在心脏或颈部的动脉脱落。这位总理1987年因心脏病发作,有过住院的经历,因此可以推断血栓也是在心脏脱落。
中风症状多种多样,如果某天在镜子前系领带时因为手很笨而感到吃力,或插上汽车钥匙花费了几十秒或几分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应该怀疑是否患有一次性大脑出血症。
一次性大脑出血症往往预告着将来大的大脑血管堵塞即中风的发作。问题是大部分人在出现这种前兆症状时往往认为是自己身体状态不好,而没有想到会是中风的先兆。如果这个阶段来到医院还是能预防中风发作的,可以在神经科接受防止血管堵塞的药物疗法。
有高血压、吸烟、心脏副动脉、糖尿等危险因素的人应该在一次性大脑出血症这个阶段,就引起注意并及时接受治疗。
中风的特点
中风会出现多种症状,但是具有两个共同点。
中风症状的特点
左侧或右侧,只在一侧出现症状。
感觉异常或麻痹,视力障碍等大部分症状只偏重于左或右一侧。
就像字面意思一样症状没有预告地突然发作。
在就餐或对话,散步或讲课途中,不分场合突然发生,尤其经常在
过度饮酒或过度疲劳后发生。
中风的症状经常出现数分钟或几十分钟后会自然好转。这是因为堵塞的大脑血管会暂时疏通。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往往在几天内就会出现脑出血等致命部位血管堵塞的现象。
年龄高的人比较容易患上没有任何症状大脑血管突然堵塞的中风。用核磁共振成像就可以确诊是否有血管堵塞的现象。
服用降血压药物、禁烟、戒酒、避免过度疲劳,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预防中风。如果出现一次性大脑出血症就要尽快找医生及时接受治疗,防止出现真正的中风。如果还是出现了中风,也要尽快送往医院,在发病6小时以内接受疏通堵塞的大脑血管的溶解血栓治疗。
页:
[1]